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手术室内,医生佩戴着特殊的“量化透视眼镜”,全方位观察、分析悬浮在主刀医生眼前的患者肺脏、肿瘤及血管等人体解剖结构的三维立体影像;通过手势及语音操作进行虚拟解剖作业、模拟手术切除;并能将其与患者体位进行虚实参照,以精准定位病灶,有效辅助临床医生提高手术精准度及效率。
近日,朱余明教授团队在IQQA QMR全定量现实虚拟技术辅助下,成功实施一例单孔胸腔镜右上叶切除术+(S7+S10联合肺段切除术)。
患者为七旬男性,体检发现右肺多发结节3月,抗炎治疗后结节变化不明显,考虑恶性病变可能,进一步查PET-CT及头颅MRI均未见明显转移性征象。该患者肺功能正常,因右肺上下叶各有一个病灶,按诊疗规范且为避免余留的中叶扭转,应行右全肺切除术。但考虑到患者高龄,全肺切除术后患者恢复缓慢,生活质量影响巨大,并影响术后辅助治疗的介入时机。
为了减少手术创伤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朱余明教授团队为患者制定了“胸腔镜右上叶切除术+(S7+S10联合肺段切除术)”的手术方案,在精准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加速术后康复。
精准肺段切除术较传统肺叶切除术相比,在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保留正常肺组织等优点,适合年龄大、肺功能低下的患者以及肺微小恶性结节和多原发微小肺癌。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存在术中肺结节定位,靶段血管、支气管、肺段界线辨认等难点。
因为是肺叶联合肺段切除,需要处理的动静脉较多,且患者解剖变异较大,对于肺段切除术需要精准设计手术方案及依据影像下的解剖分析精确操作。手术团队决定运用医达健康IQQA技术平台进行术前三维定量评估及精准手术规划,准确掌握患者右肺支气管、动脉、静脉血管、病灶位置等定量化信息,并首次在术中使用QMR全定量现实虚拟技术进行导航。
IQQA平台提供定位、定量、手术规划、QMR术中导航等全面技术支持,患者手术如期开展,行单孔胸腔镜右上叶切除术+(S7+S10联合肺段切除术)。患者右肺下叶内侧基底段发育变异,而且亚段从前后包绕下肺静脉根部,在最后切除肺组织时比较困难。手术团队仅用3个多小时,即完成了这一复杂手术,相比传统方式速度更快,切除的精准性及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智能科技正逐步改变着手术室的传统风貌,IQQA QMR技术通过将患者虚拟三维重建影像直观立体显示,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快速探查手术部位的肿瘤、血管、气管等解剖结构情况,从而辅助手术医生更加精准地进行外科手术,提升手术的准确度与可预测性。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成为该院首例将QMR全定量现实虚拟技术应用于肺部肿瘤切除手术,未来该技术可广泛应用外科手术,提升医学影像在手术室的立体呈现和实时互动方式,为精准手术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智能型技术平台。
朱余明,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擅长电视胸腔镜手术等微创外科手段治疗肺部良性疾病、支气管扩张症、纵膈肿瘤及早期肺癌的根治;肺癌规范化治疗;肺减容、肺移植等手段治疗终末期肺病;难治性结核的外科治疗。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胸腔镜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医促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围术期分会常委,上海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肺癌外科学组主任委员。